

事變爆發(fā)后,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下達“不抵抗,等候交涉”的命令。
面對日軍的進攻,王鐵漢團官兵請求還擊,但未獲批準。
凌晨1時40分,日軍步兵200余人向六二〇團營房逼近,炮兵也開始轟擊。
王鐵漢激憤地表示:“敵人侵我國土,攻我兵營,斯可忍,則國格、人格,全無法維持!”
在未接到撤退命令的情況下,他毅然下令還擊,率部用猛烈炮火阻擊日軍。

九一八事變后,東北淪陷,民族危亡。
楊靖宇早于 1929 年赴東北領導工人運動,
事變后臨危受命,成為抗日核心領導。
他整合抗日力量,創(chuàng)建游擊隊與根據(jù)地,以靈活戰(zhàn)術多次擊敗日偽軍圍剿。
其斗爭牽制關東軍,為全國抗戰(zhàn)爭取時間,團結各族共同抗日。
他有著不屈意志,極端環(huán)境下堅持斗爭,最終壯烈犧牲。

九一八事變后,民族危亡之際,
趙一曼主動請纓奔赴東北,投身抗日斗爭。
她先在奉天組織工人罷工,后赴珠河領導抗日游擊隊,
以“紅裝白馬”形象馳騁戰(zhàn)場,令日偽軍膽寒。
1935年,她為掩護部隊突圍被俘,
日軍施以酷刑,她堅貞不屈,未透露任何機密。
次年,趙一曼英勇就義,年僅31歲。
她以生命踐行了抗日救亡的誓言,
成為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。

砥礪奮進、再創(chuàng)輝煌
